欢迎来到凯发娱乐传媒模板!

尊龙人生就是博一下下专注AG发财网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

文章出处:未知 │ 网站编辑:admin │ 发表时间:2024-01-10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
【理响中国丨金牌思政课】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时代新人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大学时强调,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是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发挥应有作用。这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马院姓马”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政治定位,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想之魂、办院之本,是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初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使命。“在马言马”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工作定位和职责领域。马克思主义学院肩负着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和积极服务社会的工作职责。

  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主阵地。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心,结合学科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一是坚持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学院强调“马院姓马”,只有加强党的领导,从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全面领导,才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迫切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制度规范体系建设。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直面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难点问题,着力破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以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理论教育体系、以大思政课为抓手的实践育人体系、以本硕博一体化为目标的贯通培养体系,形成健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制度规范体系。三是着力打造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需要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队伍的政治关、师德关和业务关,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教师成长激励机制。打造一支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关键。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需要把准马克思主义学科定位方向,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以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牵引,遵循学科发展一般规律,进一步明确学科定位,树立学科规范,完善学科体系,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一是聚焦新时代,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系统研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二是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点,开展有组织的科研,鼓励教师从事基础研究,做到既出思想、出成果,又出人才,不断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同时,用学科建设成果反哺思政课教学,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亲和力。不断强化学科意识,营造人人参与学科建设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学科队伍整体水平。三是严格学科规范管理,制定符合学科规律的实施细则,发挥学科领航作用。优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发展布局,要厘清各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突出二级学科当中的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形成具有特色的学科专长。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来看,要处理好与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术化、学理化,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建设。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核心。所谓“在马言马”就是要真正把思政课这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打造成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干渠道、灵魂课程,这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最基本的职能、最基本的职责、最基本的任务。一是完整准确把握好思政课的本质,在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上下大功夫、硬功夫,实现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化。坚持从“讲故事”到“讲理论”的转变,讲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纵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纵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用严谨深刻的剖析、深入浅出的叙述把思政课的“道”讲出来,做到用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用伟大的历史感召学生、用厚重的文化涵养学生。二是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把教学改革作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建设的关键抓手。以各级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为牵引,特别是发挥好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改革项目的示范作用,将传统优势与信息化改革有机结合,创新“互联网+思政课”,使教师与学生在研学互动中共同提升获得感。三是统筹协调好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让学生在感受祖国沧桑巨变中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进一步凝聚起全党全社会努力优化思政课教学体系的合力,加快建设“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协调各方面主体力量、统筹各方面有益资源推进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从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想政治育人的大系统出发,实现不同主体之间在思政课教育教学资源上的共享、经验方法上的互鉴,提升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的协同效能。

  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服务功能

  坚持“马院姓马”的鲜明导向,需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夯实思想之“根”,铸牢政治之“魂”,强化社会服务。一是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优势、专业优势转化为服务社会发展的物质力量,通过理论宣讲、建言献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担当时代使命,主动发声,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阵地。深入企业、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网络、进社区、进乡村,旗帜鲜明地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经验,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精神。二是通过主流媒体平台,积极发声,在引导社会舆论、批驳错误观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言献策,着力提供决策咨询,投身资政服务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需要充分发挥教师调研咨询方面的优势,组织教师围绕社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调研并提交咨询报告,组织教师参与各级党委政府重要文件、报告等起草工作,参与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资政服务、社会治理、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三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需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于社会实践建设中,通过各种形式担任社会兼职,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中,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和人力支持。

  (作者谢晓娟,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唐炜妮】